第86章
是从后院绕过来的,身前依旧架着屏风,进门时,顾昭正恭敬地与祝北河说话。 祝北河对顾昭本人,本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,如今有心考校,越问越觉得这位太子是个好的,学问洞明,广博胸襟,言行有礼有度,陛下着实是教出了一个出色的继承人。 听着听着,祝夫人心生奇怪,怎么自家相公见了太子,跟教书先生见学生似的问个不停,她心里想到一个可能,登时大睁了眼睛,手心生汗。 祝寒江也是心头一跳,再看顾昭时,就眯起了眼睛。 祝北河已经是这个时候了,也再找不到比顾昭更令他放心的年轻后生,索性一狠心,对顾昭道:“殿下,臣托您给陛下带句话,就说,这事,臣答应了。” 祝寒江急了:“爹!” 祝北河闭了眼,像是没听见。 顾昭一撩衣袍,对着祝北河的病榻跪了单膝:“昭此生,必定不负您的信任。” 顾昭起身,对着祝夫人、祝寒江与屏风后的祝雁湖一礼,温声道:“想必你们有私话要说。昭是诚心,父王也是诚意。祝伯伯托我带的话,我留一日,若有意愿变改,也是我没有缘分,祝兄来太子府寻我说一声便是。父王那边,由我去说。孤就先告辞了。” 祝夫人听他这么一席话,满腹疑虑就先消了三分,连祝北河都不禁动容。 正准备行礼送客,顾昭像是才想起似的,对跟随他的近卫点了点头,才回过身对祝北河道:“昭初次登门,带了些许薄礼,并不是什么值钱物事,这是礼数,还请祝伯伯做主收下。” 已经到这个地步,见面礼是没必要不收的,祝北河也就点了头。 近卫带了数个礼盒进来,顾昭放下了也没在多话,将偏厅留给祝家人,自己走了,他极为规矩,甚至没往屏风后多看一眼。 祝北河握了妻子的手,问:“你看如何?” 祝夫人忍不住红了眼圈:“是个好孩子,可会不会,太过高攀了?” 这正是祝北河心中隐忧,到了这时候,也只能安慰妻子道:“高攀低嫁,都得看人品性情,这位已是没得挑了。” 祝夫人一想,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,女儿的终身大事有了个不错的答案,心头一松,更不愿叫祝北河为难,点头道:“老爷安排得很好。” 这么想着,祝夫人走到桌边,去看顾昭带了什么见面礼,却见是太医院的补品、笔墨纸砚等等实用东西,也合适祝府的家风,因此对顾昭更添了分好感。 其中一盒子有些杂乱,既有京城老字号的上品素净胭脂水粉,又有草编的蜢蚱、福瑞斋的狼毫,这一看,就是给祝雁湖的。 祝夫人心中好笑,猜测顾昭是从未给女子送过东西,叫侍女送到屏风后去,却听女儿惊讶地“啊”了一声。 “怎么了?”祝夫人忙问。 祝雁湖聪明敏锐,哪里不懂得爹娘方才是在说什么,她乍然得知和太子姻缘已定,心中怔愣不已,因此打开礼盒时,被惊到了失声。 这里面每一件,除了那草编的蚱蜢,都是她惯用的、爱用的,甚至那支狼毫,是她那日看了许久没舍得买的。 这怎么不让她心惊。 祝雁湖连忙道:“并没有什么。我见这草蚱蜢,还以为是真虫,惊了一瞬。” 祝北河和祝夫人都笑了。 倒是舍不得妹妹的祝寒江生着闷气,不服气道:“我一直说兰延之不错,兰府人丁简单,又不像深宫大院那么拘束。怎么突然就定了,他了。” 偏厅里都是家人,话也没说明白,因此祝北河也没斥责儿子,是祝夫人反驳道:“小兰大人是不错,不然我和你爹能把他当儿子看?可他比你妹妹还像个美人灯笼,且得小心照料着,你能照看你妹妹一辈子?” 这么一说,祝夫人越想越觉得顾昭合适,已经思忖着给女儿的嫁妆来了。 祝寒江也就是舍不得妹妹那么一说,婚姻大事到底是父母之命,何况爹身体不好,祝寒江也就没再多话,心里是还不服气不舍得的。 祝北河心中稍定,这才看向屏风,问:“雁湖,你觉得如何啊?” 祝雁湖正魂不守舍,被爹爹忽然一问,小时候的口癖不知怎么就犯了,张口就是:“哒。” 这下子,祝北河、祝夫人和祝寒江都笑了。 看来,也不是不喜欢的。 那就好。 顾昭再登祝府的门,已经是赐婚的旨意下达之后。 满打满算,其实也才过去三天。 这三天,锦衣近卫在祝府和宫城间跑来跑去,顾烈有心给祝家更多体面,因此处处顾虑着祝家的意思,近卫就成了传声信鸽。 婚期么,按照两方的意思,都是尽早,是给祝北河冲冲喜气,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。 再次登门,顾昭的表现依然是无可指摘,就连祝寒江都没话说了。 这次有话要说的,是祝雁湖。 她近来想起被父母兄长取笑了好几日的幼时初遇,她记不得顾昭那时说了什么,毕竟她才三岁,但她记得顾昭是在生气,因为自己盯着陛下与定国侯。 但她要说的话,不是因为幼时口角,还是因为顾昭那日送的礼。 “爹,娘,”祝雁湖对父母央求道,“女儿想与太子殿下说两句话。” 头一回见祝雁湖对人热络,而且媒妁已定,祝北河和妻子对视一眼,允了。 顾昭第一次直面意中人,直到跟着祝雁湖到了小花园,他都没想到会在祝府吃上鸿门宴呢。 祝雁湖看着太子似乎很温柔的眉眼,避开视线,斩钉截铁道:“你买的那些东西,证明你派人跟着我。为什么?” 顾昭笑了。 首先,她跟顾昭你我相称,和他爹娘一样,就让顾昭更是喜欢;其次,她是真的非常聪明。 “我并没有派人跟着你。” 祝雁湖当然不信。 顾昭解释说:“那支狼毫,是那日我在街上看见你,你在它面前踟躇了许久,所以知道你想要。” “草蚱蜢是颜法古伯伯教我编的,那时天下未定,楚军还是在秦州大营,我久未玩耍,已是生疏了。” “其余的,都是向祝府的买办下人打听出来的。不如此,我怎么知道你喜欢什么?怎么送合你心意的东西?” 他一副分所应当的样子,隐隐让祝雁湖有些害怕,但他说起草蚱蜢时的神色,却又令祝雁湖喜爱,混合起来,就让祝雁湖不知该说什么好。 “草蚱蜢,我很喜欢,”祝雁湖攥紧拳头给自己鼓劲,“但是,你不需要买其他那些东西。” 顾昭疑惑道:“我喜欢你,自然要为你考虑周全,将你想要的都给你。何来的不需要?” 这话里的浓厚感情,让祝雁湖不禁向后退了一步。 此时,她忽然记起顾昭的身世,他幼年丧母,不像自己有父母兄长,他是孤零零的长大,才格外重视陛下,所以自己盯着陛下看,他才那么生气吧。 这么一想,祝雁湖就心软了起来,但还是坚持道:“这天底下,没有谁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。你这样行事,简直像是溺爱子女的父母,既是操心过头,还会把人惯坏。这不是相处之道。” 明明陛下对太子并不娇惯,顾昭是怎么无师自通,习得了这一副操心家长的脾性? 她哪里想得到,这恰恰是耳濡目染,父子相承。 这一刻,顾昭对自己的意中人,真是满意到了极点。 他温柔地笑了,应承道:“好。” 祝雁湖安心了,但此时她回想起自己说的话,不仅对太子你来我去,还那么直白的,甚至被顾昭说了喜欢,就又有些不好意思。 “那,我,臣女,就先告退了。”祝雁湖屈膝一礼,就想跑。 顾昭却道:“雁湖留步。” 被顾昭喊了名字,祝雁湖两颊飞红,却强撑着冷静:“殿下请讲。” “我方才,对着雁湖,想起一件旧事,不知雁湖记不记得。” 祝雁湖悬起了心,装作不知:“不知殿下所言何事?” 然后她看到眉眼温柔的太子,看着她,张口“哒”了一声。 祝雁湖脸颊发烫,转身就跑。 顾昭站在初夏骄阳下的祝家小花园里,对着那个落荒而逃的身影,笑出了声。 * 京城为太子即将大婚的消息雀跃着,宫中也为太子大婚忙得不可开交。 然而有人热闹有人愁。 这日,兰延之托卓俊郎带信,向陛下请假事丧。 兰家祖父,于梦中盍然长逝。兰家祖籍京城,故而兰延之执意要让祖父进京,既是让祖父再回故土,也是在最后时刻多陪伴祖父。如今祖父亡故,他的墓修在钱塘父母坟边,因此兰延之意欲停灵后,扶棺回钱塘。 若不是知道祝北河的身体情况,兰延之其实动了丁忧的念头,尽管是祖父不是父母,本是不必丁忧,但兰延之是祖父一手教养长大,怎么能不痛彻心扉。如今大理寺根本离不得他,扶棺回钱塘已是极限。 狄其野闻讯前去吊唁,被兰延之抱着失声痛哭。 他悲伤过度,令狄其野不忍心推开他。 祖父是兰延之所剩至亲,是唯一一个家人,他们相依为命活在这世上,现在,祖父走了。 狄其野忽然想到,顾烈要他想的,是不是此情此景。 第137章 家务事 老友病重, 姜扬纵使心里早有杆秤, 却也是悲嗟不已, 他们相识甚早,从楚顾遗留之族步步并肩走上大楚朝的金銮殿,其中兄弟感情, 自不必说。 何况姜扬自己也到了半百岁数,虽然身体康健,但身边老友散的散、走的走, 心里亦是难过。 忽又听闻兰延之祖父亡故, 只觉得事情都赶在了一遭,心底越发不是滋味, 这日和颜法古相约去祝府探望,路上说着说着, 竟落了男儿热泪。 倒是最年长的颜法古看得最开,颜法古劝他说, 这人呐,聚散终有时,阎王殿里有本帐, 谁都逃不过, 你也别这副样子。让北河看了不安生。 姜扬想想,也是,自己也有那么一天,到时候去了地底下,再找祝北河喝酒就是。 于是祝府老兄弟三个相聚, 祝北河也开心,席间还不顾祝夫人的劝阻,喝了杯甜酒。 次日散朝进了政事堂,议完事后,顾烈知道他们昨日去瞧了祝北河,留下姜扬说话,问祝北河情况如何。 顾烈想算算日子,打算亲自到祝府去一趟。 姜扬勉强笑道:“昨日相聚,北河看着还怪精神。也是,人逢喜事精神爽了。” 顾烈亦是叹息。 这一阵子都在担忧祝北河,姜扬其实隐约觉得顾烈情绪不佳,但没找着好时机问,此时既然是闲话,姜扬便小心问道:“陛下可是有烦忧?” 群臣都很清楚,这大楚朝堂,如果定国侯数月不在,日子不好过,但丞相只要数日不在,日子就很不好过了。事无巨细,朝中大小事由都是这位丞相大人上下疏通,做的事越多,责任越重,姜扬硬是扛了十五年,少说还得再抗三五年,不是一般人能当的。 对姜扬,群臣是敬佩不已,几乎无人不服。 顾烈对姜扬,亦不仅是倚重,更是敬重。 因此姜扬这么一问,顾烈也透了口风:“家务事。” 顾烈的家务事,总共就俩人,顾昭大婚在即,没什么好烦忧的,那自然就在狄其野身上。 “定国侯不是好好的么?”姜扬先是疑惑,然后想到了解释,“难道是因为兰家祖父伤心?亲戚之间,有些伤感,也是应当。” 虽然明着没有认亲,但兰延之和狄其野的长相摆在那里,小兰大人对定国侯也甚至濡慕,具体有多亲,姜扬是个不爱嚼舌根的外人,并不清楚,但这门亲戚应该是跑不掉的。 顾烈近来也在想,若是狄其野刚回宫的时候,干脆把话说开,也许下一回狄其野出去还是抛诸脑后,那也比这么算计着让狄其野自己去想要好。 可一想到这人说不定下回跑出去,寻着机会还是要披甲上战场,顾烈就是放心不下。 顾烈皱眉:“他以为他刀枪不入呢。前些日子在南边,混到南疆都护军里打仗去了。” 姜扬一时无言以对,这不仅是家务,还是夫夫内务。 按常理,三十五岁的将军去打个仗能怎么了?但这将军不是一般的将军,那是他们大楚顶梁柱的命脉所系,万一有个什么万一,就连姜扬也后怕。 可这都过去有一个多月了,两口子之间,不带秋后算账的啊?这两人相处还用兵法呐? 要不是寻思着陛下没其他人可咨询,姜扬都不想趟这个浑水,也只得提醒道:“陛下,那您和狄小哥好好说说。” “要是说了有用,我还愁什么?”顾烈也是愁得久了,说着都有了分激动的模样,但很快又收敛下去,无奈的说,“他这个年纪,也好该想想往后了,他自己不着急,样样都得我推着他去想,那我要是不在了呢?” 这话一出口,姜扬立刻变色,喊了声“陛下”,郑重道:“陛下慎言。” 顾烈更加无奈:“姜大哥,你在我这个年纪,上有老下有小,肯定也操心过后事。我也一样啊。” 话这么说,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。 姜扬想了想,还是回归根本道:“陛下,狄小哥这些年,大多数年月,都在未央宫。” 这是顾烈再清楚不过的事实,因此只是嗯的应了一声。 “狄小哥留在未央宫,全是因为您。” “您觉着,这天底下,除了您,谁还能让狄小哥低头退步?” “与其担忧身后事,不如过好眼前日子,您啊,好好跟他说说,狄小哥是个好的,他不会不顾忌您。” 顾烈若有所思,郑重地跟姜扬道了声谢。 * 结果话虽是这么说,但顾烈既然把局布了,即使半途不用,也想看看究竟狄其野自己能不能悟出什么来。 狄其野终于从兰府回来,手里捧着个盒子,当初他拿这个盒子把那净雪红梅玉杯还了回去,如今兰家祖父连盒带杯给他还了回来。 兰延之脸色煞白,一双眼睛流泪流的发红,说这玉杯是祖父遗命,若是大哥不收,日后兰延之到地底下,着实无颜面对祖父双亲。 于是狄其野推辞不得,只能拿回来了,放在小书房的博古架上,恰好顶了数年前打碎的那个瓷瓶的缺。 顾烈点评:“兰家有心了。” 他不出声还好,一出声,狄其野的眼睛就瞪过来了:“你也有心了。” 顾烈反问:“我怎么有心了?” 狄其野语气平板地说:“兰大人托我带个话,说是感谢您特意派近卫找我将兰家祖父带进京城,成全他一片孝心,您的大恩大德,兰大人必定结草衔环而报。” 顾烈哦了一声,又问:“那敢问狄大人,我做错了?” 狄其野抱起手臂,直视顾烈:“您没错,您做事哪有错的。先是携兰家祖父进京,再是探望祝北河,您用心良苦。不就是我偷偷打仗的事吗,你有话不能直说?一天到晚算算算你颜法古啊?” 顾烈再问:“那我要是直说,有用吗?要是有用,你会偷偷去打仗?” 狄其野一时语塞,可这话赶着话,原本内心还有三分歉疚,此时也顾不上了,不服气道:“我打个仗怎么了?” 顾烈语气平静:“怎么了?你要是受伤了呢?你要是受重伤了呢?你要是” 顾烈闭上眼,到底是不肯把这句话说完整。 “打个区区小国,你看不起我啊,”狄其野语气也软和下来。 顾烈眼也不睁,慢慢地说:“你要是正经出兵,带上你养在云梦泽的精兵们,前方有堪舆队探路,后方有大部队待援,你要打,那就打。你这回是吗?你是带着你一日都没练过的兵,不仅孤军深入,还是刻意诱敌围攻,你大楚兵神,好大的本事!” “你做这件事的时候,你有没有想过,万一有个万一,你让我怎么办?” 狄其野即使自信自己绝不会输,事实上他这一仗也打得漂漂亮亮。可面对这样子的顾烈,他心里到底是知道心虚:“我有不对,但是,你也不该” 话说半截说不下去,狄其野放弃道:“是我错了,行了吧?” 行了吧?什么行了吧,顾烈都懒得说他。 狄其野走到顾烈身边,好笑地问:“你就为了这个事,赌气赌了这么久?” 顾烈睁眼挑眉:“就
相关推荐:
如果我和土豪做朋友(H)
火影中的库洛牌魔法使
【快新】《無題》
至浪漫的事
我不可能是NPC
女鬼你好,再见!
开局签到一个首富姐姐
修真弃少叶辰
反派极致诱哄,宿主又被扛走了
古妖血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