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
搭着的棉麻毯子,顺着背脊滑落在地,枕在头下的胳膊此时已然没了知觉。 风口中,刘氏举了油灯进了书房,豆大的火苗蹿了两蹿险些熄灭。 “思焕呐,去给祖宗烧点东西。” 她揉了揉眼睛,想起周世景手把手教她写了半页纸,后来自己又练了一下午的字,累极了便趴在桌案上眯了眯,醒来天都黑了。 再后来的一切原来是一场梦,梦里的年夜饭吃得她难受至极,她竟会在梦里说那些话,实在令自己都琢磨不透。 “儿啊,你傻愣着做什么,菜都要凉了。快去把东西烧了。”刘氏柔声催促,“记得多磕两个头,求祖宗保佑你早日高中。” “哦。”杨思焕轻拍了额头,提着蜡烛和纸钱出去了。 路过堂屋,看到四方桌上摆放整齐的碗筷,一桌子菜都是刚做好的,还冒着热气。 果然是一场梦,这儿有个习俗,除夕年夜饭前都要烧点纸钱祭祖。 烧完纸,杨思焕对着漫无边际的黑夜磕了个头,而后歪头望向不远处堂屋里坐着的两人,脑中再次浮现方才的梦。 便是在梦里,她说出那些话也是难受的。 难道自己真的喜欢上那个人了? 她思忖片刻,双唇抿成一条直线,提步向堂屋走去。 刘氏果然给她和周世景各倒了一杯酒,“你们两个喝一杯。” 因为过年,周世景今天换了件竹叶纹的月白薄绸袄,虽然是旧的,看起来也很有新鲜感,每年过年才见他穿。 杨思焕有意无意地多看了他几眼。昏黄的烛光下,显得他格外俊朗。 从一开始她就觉得周世景这样的人,就算穿了粗布大衣站在人群里也是发着光的,眉眼中满含书卷气,他合该是书香门第的翩翩公子。 她想起刚刚做的梦,扯了扯嘴角道:“爹,我和哥一起敬您吧。”说罢起身和他们二人碰了杯。 喝到嘴里才晓得,这哪里是酒,不过是糖水而已。 她幽幽念了声:“原来不是酒。” 刘氏笑了:“半夜还要去庙里送香,喝醉了可不行,来,吃菜。” 听他这样说,杨思焕才想起来,以前她小时候在农村的奶奶家过年也有这种习俗: 除夕夜,半夜爬起来打灯笼去土地庙上香放爆竹,祈祷来年万事顺心。 不过这边的习俗略微不同,不是去土地庙,而是去镇上的文王庙上香。 半夜提了灯笼出发,天蒙蒙亮差不多就到了。 这两年杨思焕开始科考了,刘氏就要她自己过去上香,以祈文章作得顺,早日得功名。 说来也好笑,庙里的香火那样盛,全镇六年却都不见多出一个举人和进士来,可见文章要做得好,还是得自己努力,光靠拜神可不行。 想到这里,她不由得笑了笑:“路上到处都是灯笼,到时候该很热闹的。”说着,扭头看着周世景眨眨眼睛,“今年哥也去吧。” 刘氏啧然道:“外面冰天雪地的,你一个人去就好了,折腾他作甚?” 周世景搁下箸子,道:“左右也无事,我陪她去吧。” 一家人的话题绕着家长里短打转,刘氏并未提过半嘴元服之事,三人愉快的吃了年夜饭。 不知不觉夜已深,杨思焕白天睡得很足,晚上守起夜来精神抖擞。 刘氏早早睡下了,最近的夜里不是蒸就是炸,他是没劲头守夜的。 周世景捧了本书在读。 相处久了,杨思焕发现周世景看书很杂,兵书、四书五经、侠客小说... 他都看,他虽话不多,但有时杨思焕和他讨论书上的东西,他还是很愿意说两句的。 昨夜一家人熬夜蒸圆子,杨思焕为了给刘氏解乏,就绘声绘色地说了一段故事: “说有个官家公子许了一户人家,还没过门呢,对方就悔婚了。 后来那公子半夜总能闻到狐狸骚,有天夜里被熏醒,醒来到处找,发觉自己的床褥骚味尤甚。 噫,您猜怎么着,那公子就揭开被窝,看到一只紫眼白狐躺在他床上呢。 那狐狸也不是寻常狐狸,居然会说话,它一开口就把公子吓晕过去:‘公子,你答应嫁给孤,怎能二嫁她人?’……” 刘氏打着哈欠,拿火钳去拨锅底的火,眼角困出泪来,打断她:“你胆小,别说得晚上再睡不着。” 话说到一半很扫兴,却听一旁的周世景道:“你说的可是雨山先生的《孽狐缘》?” “是了。”杨思焕闻言有些惊喜,“哥也看过?” 周世景颔首:“只是那本书只有上册,十多年前雨山先生封笔,大概再
相关推荐:
吃檸 (1v1)
误打误撞(校园1v1H)
差生(H)
大胆色小子
致重峦(高干)
捉鬼大师
【快穿】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
郝叔和他的女人-续
离婚后孕检,她肚子里有四胞胎
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