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
道:“她一来,人家就不是最小的孩子,舅舅也该不疼我了。” 吴远摸摸文雅的脑袋道:“谁说她比你小的?” 其实印象里,吴远也分不清这俩孩子谁大谁小,只隐约记得相差不大。 结果钟文雅立刻叉起小蛮腰道:“她不可能比我大!” “好好好,你比她大。就算你比她大,也是舅舅最疼爱的小外甥女。” “这还差不多。”钟文雅咕哝着,从吴远腿上跳下来,开开心心去玩了。 这人小鬼大的劲儿。 还是熊文抱在怀里乖一些,吃着杨落雁从上海带回来的巧克力,抹的到处都是,依旧乐此不彼。 晚饭过后,刘慧见家里孩子多,把小江和玥玥交给杨落雁,自己就回去了。 其实她不回,也住的下。 只是孩子们多少有点拘束。 结果刘慧一走,家里就闹翻了天。 除了钟文勇规规矩矩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其他几个孩子,楼上楼下地跑,乐此不彼。 直到吴远哼了一声,指着钟文强道:“你过来。” 钟文强一手护裆,一手护着屁股,斜斜地靠过来。 一看就是在学校没少调皮捣蛋,在家也没少挨揍,都形成条件反射了。 “老舅~”钟文强以为自己又免不了挨踹了,连忙抛出成绩自保道:“这回期终考试,我考了全班第五。” 吴远嗯了一声,“去搬个凳子过来老老实实坐着。” 钟文强立马get到这句话里的关键词了——老老实实。 当即规规矩矩地搬了个爬凳过来,就见电视里放到了盼盼家具的广告。 制住了钟文强,这帮孩子也就没了疯劲。 一个两个都搬了个爬凳坐在电视机前,一字排开。 杨落雁拿着些瓜子点心过来给孩子们打牙祭,结果顺手一摸道:“瞧瞧一个个的,身上都是汗!今晚都得洗澡!” 在一众孩子的眼里,舅妈等闲不下命令。 可一旦下了命令,谁赞成,谁反对? 没有人敢反对。 于是钟文雅最先被杨落雁提溜到洗澡间去,起初还咿咿呀呀地害怕洗澡。 因为在家里洗澡,根本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。 可没过一会儿,洗澡间里就传来钟文雅愉快的儿歌声了。 到了后来,身子都擦干净了,钟文雅还恋恋不舍地问:“舅妈,我能不能多洗一会儿?” “等下回。今天你再多洗一会,你几个哥哥该没有热水洗了。” “好吧,舅妈,拉钩。” 钟文雅香喷喷地出来了。 瞅着自己小哥靠过来,连忙绕着圈子地往沙发边上跑,边跑还边嫌弃道:“你臭死了,别过来呀!” 轮到四个男孩子了。 吴远带着钟文勇进了洗澡间,告诉他怎么开是热水,怎么开是凉水。 这孩子聪明,根本不要人操心。 等到钟文强时,就没那么省心了。 热水凉水都会开,但就是开不到恰到好处的份上。 一会儿烫的鬼叫连天,一会儿凉的咬牙切齿。 最后吴远提了桶兑好的热水给他,生怕把孩子洗感冒了。 大过年的,感冒发热可不好受。 等到几个孩子都洗完,回到电视机前。 钟文强突然大发宏愿道:“老舅,等我长大了,也要跟你一样学木匠,挣大钱。” 这话吓了吴远一跳。 学木匠,不是白瞎这孩子的脑袋瓜子了么? 但他没有直接反对,而是问起文勇道:“你长大想做什么?” 钟文勇还是理想不变地道:“老舅,我要做全国最顶尖的外科医生。” 吴远赞叹道:“听听,这才是理想。” 随即对文强道:“老舅学木匠,那也是当初上头不让咱上学了,没办法才学的木匠。你现在机会这么好,不好好学习,学什么木匠?” 钟文强哪是那么听话的主。 闻言一脸不乐意地道:“老舅你不教我,我找我二叔学去。” 糟糕,这孩子要被自己这个榜样带歪了。 不过来日方长,倒也不着急这一时半刻地,非得马上纠正过来。 转眼,时间到了九点。 蔺苗苗带着钟文雅回屋睡了,剩下四个男孩,楼上一间空房里睡两个,另一间起居室的沙发床打开,又能睡俩。 齐活了。 一通安顿下来,吴远回到楼下,媳妇杨落雁已经把俩孩子哄睡了。 “文强那孩子脑子好使的,真要是跟你学了木匠,你没准要被四姐埋怨死。” “我知道。”吴远钻进被窝道:“等过两年,再大一些,挑个寒暑假,我带他体验生活去。” “体验生活?” “没错,到时候随便找个工地,让他干两天小工。回头来,他肯定觉得读书真香。” 第266章 我要吃鱼头,喝鱼脑 隔天腊月二十七,吴远醒的很早。 一想到家里多了五六个外甥、外甥女,吴远就睡意全无。 身边媳妇杨落雁早就起了,连带着俩孩子也不在屋里。 吴远起床出门一看,包括蔺苗苗在内的六个孩子,外加自家俩个,在餐桌前排排坐,济济一堂。 弄得吴远都没地儿坐了。 即便如此,吴远还是很满意。 孩子们都很乖,身为老舅,还有什么不满意的? 直到杨落雁问起他道:“你看中午吃什么?”结果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道:“我要吃鱼头,喝鱼脑!” “我要吃羊肉!” “我要是牛肉、猪肉、红烧肉……” 吴远脸色一黑:“你们当我这儿是饭馆?还在那儿点菜?” 随即对杨落雁道:“这好办,我一会杀条鱼,做个鱼头火锅,羊肉、牛肉、豆腐、白菜、土豆都准备点,随吃随涮。” 天气这么冷,吃顿火锅最合适不过了。 就是差个能烧炭的火锅。 这东西不难找。 吃完早饭,吴远叫来马明朝,开车上县里,没多一会儿就买到了老BJ的那种木炭火锅,同时买了一大包的木炭,用到年后都足够。 回到家,把火锅认真洗涮了一遍晾着,随即从缸里把黑鱼捞出来开宰准备。 外头的雪化得七七八八,气温比前几天有所回升。 但依旧比屋子里冷多了。 饶是如此,几个孩子还是穿戴整齐,老老实实地蹲在他旁边,看他处理宰鱼,切肉地准备火锅。 没多一会儿,一大桌子的食材就准备好了。 别说乡下孩子没见过这阵仗了,就连杨落雁和蔺苗苗都觉着新鲜。 这样一来,连菜都不用烧了。 现涮现吃的,省了不少功夫。 转眼到了中午,在几个孩子的望眼欲穿中,吴远终于把火锅端上了桌,里头的木炭已经燃烧起来,连带着一圈的鱼头鱼肉锅底,咕咕直响。 在火锅周围,摆放着一圈又一圈的食材。 牛羊肉片就不必说了,豆腐、白菜和土豆家里都是现成的,管吃管够。 鸭血没有,但吴远准备了切好的猪血。 外加农村必备的粉条、萝卜和豆芽,也算得上是种类丰富了。 虽然少了火锅丸子、海鲜这些灵魂食材,但孩子们不知道,看着这一桌食材就已经俩眼放光了。 吴远拿起筷子,夹了块鱼肉道:“吃吧吃吧,注意烫!” 一声令下,七八双筷子立马伸进火锅里。 其中当属钟文强最快,直奔着吃鱼头、喝鱼脑去了。 看得吴远没好气地道:“你让鱼头多煮煮,没人跟你抢!” 钟文强心有不甘地放下了鱼头,这才换了羊肉片开涮。 孩子们已经顾不上说话了,只顾着埋头苦吃。 就剩杨落雁和蔺苗苗偶尔伸上一筷子,面面相觑道:“不错哦,这味道真香。” 只是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,杨落雁又忍不住担心道:“这么多菜,够吃么?” 吴远不以为意道:“不够吃,就给他们下挂面。” 然而吃到最后,没等到下挂面,一个两个地全都捂着肚子吃饱了。 毕竟这火锅有鱼有肉的,油水摆在这里,比米饭馒头抗饿多了。 吃完中饭,孩子们全都靠在沙发上,一字排开,一边晒太阳,一边小憩。 结果没过一会儿,家里来人了。 是范为民一家三口。 范为民一进屋,就闻到了残留的火锅味,循着味儿找过去,顿时大赞道:“老北京火锅,吴老板果然是个会享受的妙人。” 吴远指着一众孩子,无奈道:“众口难调,只有这火锅能打发他们了。” 范为民自然不是空手来的。 他带来的礼,不是平常所见的烟酒之类的,反倒是自家秘制的一些美味食材。 两只烤鸭,两只卤鹅,十斤的卤猪手。 让吴远连拒绝都没法拒绝。 吴远收下的同时,也是有感而发道:“老范,就凭你这手艺,给家具厂做大厨,绝对屈才了。假使将来有一天,你范大厨准备重新出山,我绝对双手支持。” 范为民却有些受宠若惊,连连摆手道:“不会的,吴老板。盼盼家具厂能让我和老伴去帮忙,我已经很满意了,绝不做他想了。” 吴远没再多说。 不过人是会变的,现在范为民有些惊弓之鸟,不敢重操旧业。 再等两年,就说不定了。 送走范为民一家三口没多久,大姐吴淑华带着大姐夫蔺先学来了。 蔺苗苗顿时一脸警惕:“老舅,来者不善哪!” 吴远笑骂道:“哪有这样说你爹妈的?” 不过吴远嘴上这么说,心里却也忍不住犯嘀咕。 因为这次大姐两口子手上都没空着,提的东西,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。 这就很蹊跷了。 等到让着大姐两口子在客厅沙发上坐下,蔺苗苗偷看了一眼口袋里的礼,跑过来贴在吴远耳边道:“老舅,都是我和宝俊买回去的东西。” 既是这样,吴远心中就有了底。 饶是如此,他依旧问了一句道:“大姐夫,大姐,哪有你们给我送礼的道理?是不是有什么事儿?有事儿你就直说。” 蔺先学一脸轻松地道:“没有没有,他舅你不要多心。” 大姐夫都这么说了,看来是这没有了。 于是吴远放心地挽留俩人下来吃饭,说是要跟大姐夫喝两盅。 蔺先学一听喝酒,茅台呀,当时就意动了。 生怕吴淑华不愿留。 哪想到吴淑华也是毫不迟疑地答应了。 吴远有些回过味来,这才是大姐原本的样子,不放过丝毫占便宜的机会。 不多时,三姐两口子也来了,还驼了一袋米和一袋子面过来。 原本说是要把俩孩子接回去的,结果一看大姐俩口子都在,就不动声色地留下来了。 有三姐搭把手,杨落雁晚饭准备起来快多了。 灶房里的高灶锅和厨房里的煤气灶,双管齐下,很快就弄了四道凉菜,六道热菜。 另一边,蔺苗苗趁着帮厨的机会,跟大姐吴淑华旁敲侧击的问了半天。 最后一脸失望地告诉吴远道:“老舅,我妈不是转性了,她是在报纸上看到你了,觉得必须巴结你,才来的。” 第267章 明年很关键,不能出纰漏 吴远面不改色地道:“行了,这也不是坏事。你别太往心里去,明天你让宝俊来把这礼拎回去。你俩一年到头的,攒点钱也不容易。” 蔺苗苗顿时眼睛红了,“我不,我就不!我要那样做,跟我妈有什么区别?” 吴远又是心酸,又是感动:“你这孩子,跟我还客气什么?” 晚饭时,一桌坐不下。 几个孩子被安排到茶几那儿,坐爬凳。 孩子们无所谓,只要有好吃的就行。 有三姐俩口子在,大姐和大姐夫都很收敛。 相应地,三姐俩口子这次来,肯定也是有话要说,结果到现在也没说。 一顿饭吃得平平静静的。 平平静静之中,下去了一瓶茅台。 吴远还想再开,大姐夫蔺先学也满脸期待着,但三姐夫熊刚说什么也不让了。 酒足饭饱。 大姐两口子走了。 熊刚这才有机会提起道:“今儿中午,刘局长跟爱人请我们吃的饭,在县招待所。” 吴远眉头一挑:“这是好事。” 熊刚递了根烟给吴远道:“刘局长话里话外的意思,明年再干一年,顺利的话,就把我提到局里去。” 吴远沉吟道:“那明年很关键,三姐夫你一定要稳住,工作上别出什么纰漏。” “我知道。”熊刚吐了一口烟雾道:“可水利上这点事,你也知道,说不准。” “那就多准备,有备无患!”吴远提醒道:“回去你就多准备点抗洪抢险的物资,缺钱的话跟我说,我以家具厂的名义给你赞助。” 涉及到钱,熊刚颇为谨慎道:“有这个必要么?” 他实在是不想跟大姐俩口子一样,总从幺弟身上薅羊毛。 吴远宽慰道:“反正你也不是为你自己,能保住咱乡不受灾,那是多少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。” 熊刚这才意动道:“那我回去考察考察,真有需要再跟你说。” 俩人说完这话,就见三姐吴秀华扯着熊武熊文俩孩子,要带他俩回去。 熊武倒还好,一脸不情愿,但依旧很听话。 可熊文就不行了,哭得那叫一个委屈。 吴远一见就心疼地抱起来道:“三姐,你俩明天来带。四姐家仨孩子也在,让他们一起多玩一天呗。” 吴秀华脸色缓和下来,但依旧严辞令色地警告熊文道:“明天你要是还敢这样,看我不打断你的腿!” 熊文躲在吴远怀里,连看都不敢看三姐一眼。 二十八,把面发。 一大早媳妇杨落雁就起床和面去了,留下小江和玥玥,睡到自然醒,然后把吴远吵醒了。 吴远刚把俩孩子抱在怀里,小脸上还挂着委屈的泪水。 蔺苗苗两袖子白面地闯进来了:“舅妈叫我紧赶慢赶的,还是晚了一步。” 吴远问道:“帮着你舅妈蒸馒头?” “嗯,舅妈发了三大盆的面,说是多蒸点,让我带点回去。可我不想带!” “你就权当带给你弟弟妹妹吃的,别辜负你舅妈一番好意。” 杨落雁带着蔺苗苗忙得热火朝天。 帮不上忙的几个孩子,却特别安静,全都靠在沙发上看电视。 见到吴远过来,文雅这孩子非要坐到老舅的腿上,一脸依依不舍地道:“老舅,等过了年,你早点去接我,好不好?” 对于这个戏精小外甥女,吴远能说什么? “好,等初二一大早,老舅就开车去接你们。” 钟文雅立刻喜笑颜开。 钟文强直接原地复活。 唯有钟文勇皱着眉头看着弟弟妹妹,觉着他们总给老舅添麻烦。 其实能把孩子们凑在一起,无忧无虑地玩上几天,本身就是年味的一种。 等到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,玩不到一起了,年味自然就淡了许多。 下午三点多钟。 馒头蒸的差不多了,热腾腾的大白馒头,蒸了好几箩筐。 看着就令人心生欢喜。 四姐吴芳华和钟振涛来了,身后还跟着钟振远。 车骑到院子里,一下车,吴芳华就直夸杨落雁道:“弟妹,你这馒头蒸的真漂亮,比我家蒸的白多了。” 杨落雁喜滋滋地道:“给四姐带点回去,文勇他们挺爱吃的。” 吴芳华连忙推辞道:“那不用了,家里蒸的也吃不完呢。” 另一边,钟振远跟在钟振涛后面,迎上吴远,手里头还提了半尼龙袋子的东西,还在动。 “吴老板,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,一点小意思,您别嫌弃。” “钟师傅,瞧你这客气的。咱们合作这么长时间了,还把自己当外人。” 钟振涛打岔道: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,他和几个哥们,自己逮的黄鳝,不值钱。” 说话间,钟振远把三指粗的黄鳝倒进大木盆里,打了一盆的水。 几个孩子围在盆边,没一个怕的。 熊文甚至还敢伸手去揪那滑不溜秋的东西,结果被吴远制止了。 吴远和钟家哥俩,凑头点了一根烟,就在院子里聊开了。 钟振涛道:“幺弟,最近看报纸了么?” 不等吴远回答,钟振远便抢先道:“看了,吴老板真是上相,现在是全县的名人了。” 钟振涛弹了弹烟灰,却道:“我不是说这个。” 吴远心里一动:“四姐夫,你担心的是,国家的大方向,大动作?” 钟振远有些不明就里。 钟振涛沉重地点了点头道:“这一年,国退民退。别看你厂里发展得如火如荼,其实大部分老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,都不敢拿到台面上来说。” “再加上国外也不消停,我真担心再退下去,可能比十多年前还要难过。” 吴远却一脸轻松地给俩人续了根烟道:“不至于,四姐夫。我可以给你透露个消息。” 钟振涛不以为意地道:“你呀,总是太乐观。”随即才追问:“什么消息?” “据我上海的朋友透露,最近那位老人家刚到上海。” “哦?”钟振涛顿时来了劲,随即又狐疑道:“他到上海,能说明什么?” 吴远提醒道:“你别忘了,海南、深城那几个圈,可都是他老人家亲自画的。他这回趁着过年去上海,还不能说明问题么?” 钟振涛沉吟道:“往好了说,你想得可能是对的。但往坏了说,这事谁也拿不准。” 吴远懒得争了:“那就等几个月再看,一切自然见分晓。” 第268章 老父亲带娃,活着就行 对于钟振涛的担忧和悲观,连钟振远都无法感同身受。 毕竟他现在跟着吴远干了两年,每个月工资领着,比城里的正式工人,都分毫不差。 就这,还丝毫不耽误家里的农活。 这样的好日子,且有奔头着呢。 一夜之间,回到十几年前? 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! 况且连吴老板都这么说了,钟振远更是深信不疑。 没过一会儿,两辆脚踏车,把文勇、文强和文雅仨孩子接走了。 临走时,文雅还不忘摆着小手,跟吴远和杨落雁告别:“舅舅,舅妈,等过了年,我就来看你们。” 这小嘴巴巴的,戏份十足。 送走了四姐家几口人,三姐夫熊刚直到快天黑了,才来接俩孩子。 还一副酒气熏天的样子。 吴远一看,就放心不下,吩咐蔺苗苗去把马明朝叫来。 “明朝,辛苦你跑一趟了。” “不辛苦,老板,一脚油的事。” 二八大杠往后备箱一塞,盖是盖不上了,但是无妨。 熊刚带着俩孩子挤进后排,蔺苗苗不情不愿地坐上副驾,一脸眼巴巴地看着吴远俩口子。 什么话都没说。 但似乎又说得比钟文雅还要多。 吴远挥挥手道:“行了,回去之后好好过年,别总没事,跟你妈对着干。” 蔺苗苗撇着嘴道:“明明是她跟我对着干!” “你要记住,你回家惹了事,丢的是我的脸。你那街坊邻居指定会说,这孩子本来好好的,都是她舅舅给带坏了。” 熊刚哈哈一笑,点头道:“是这个理,苗苗,你别不信。” 银色桑塔纳绝尘而去。 家里头瞬间安静下来,小江和玥玥指着离开的小轿车,咿呀唔呀的,偶尔蹦出个‘走了’俩字,就获得了杨落雁的积极回应和引导。 “对啊,哥哥姐姐都走了。” 晚饭,吴远烧了个龙虎斗,鳝段加上红烧肉,裹在一起。 那叫一个美味。 杨落雁是吃了不老少,吃完之后,还摸着小肚子埋怨说,这下又要胖了。 这话多少有些凡尔赛。 农村里,像她这样养了俩孩子的小妇女,哪个不比她胖多了? 夜深人静。 偌大的小楼就剩下一家四口,暖气也只开了一楼卧室和洗手间,夜里都不用起来另外添煤了。 一觉睡到大天亮。 醒来时,是被小江一屁股坐在了肚子上压醒的。 这胖小子,肥嘟嘟的,一屁股下去,猝不及防的。 得亏坐得是肚子。 睁眼一看,媳妇杨落雁正在给玥玥穿衣服,临时把这孩子放床上而已。 吴远起身把小江举高高。 小江猝不及防之余,咯咯直笑。 这就是小孩和大人的区别,胆气壮,适应能力极强。 “今天我得上趟县里,给店员和女工们发工资放假,不定得忙到什么时候呢。” “你放心去吧,家里有我。” “你一个人能行么?” “有什么不行的?”吴远理直气壮地道:“几百号人都带过,带不了俩小屁孩了?” 吃完早饭,吴远让马明朝把杨落雁送上县里了。 他给俩孩子套上棉袄,包裹得严严实实,然后放到院子里,任他们玩。 家里条件再好,也不能一直做温室里的花朵。 况且今天外头也不冷,雪化的差不多了,太阳高照的,照在脸上,暖暖的,能明显感受到温度。 带娃能有何难? 让他们自己玩去,只要不磕不碰着,就行。 即便前世他没当过父亲,没带过一两岁的人类幼崽,在面对自己孩子,吴远依然有种迷之自信。 直到俩孩子在门外玩沙子,弄得一头灰头土脸,吴远不由想到媳妇那张几欲发飙的俏脸,强行结束了俩娃挖沙子的自由活动,弄回小楼,洗洗干净。 可娃是闲不住的。 尤其是俩个娃一起。 但沙子是绝对不能再玩了! 况且,没玩具的孩子,才玩沙子,玩泥巴。 木匠的娃,能少得了玩具么? 于是吴远从车库里找出工具,没多一会,就做了俩圆滚滚的陀螺。 打磨到光不溜湫,没了木刺之后,才把钢珠往陀螺尖上一嵌,布条一抽,陀螺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转的飞起。 俩孩子顿时被吸引过来了。 身为木匠的老父亲,顿时一脸荣光。 可惜好景不长,小江看着看着,就开始追着陀螺跑,然后一脚把转得好好的陀螺踢坏,接着咯咯直笑。 陀螺不转了,玥玥跟着大哭。 这下把吴远急坏了。 天气这么冷,小孩子的脸又嫩,很容易把脸哭皲了。 回头掩饰都掩饰不住,老父亲的脸往哪儿搁? 吴远连忙把俩孩子带回屋里,把小脸一洗,涂了香香。 这才重新琢磨,究竟该给俩孩子做个什么玩具好呢? 老子堂堂一木匠,手下上百号人,能被这种小事难住? 半个多钟头后,一辆单靠着木板和轴承做出来的滑板车,新鲜出炉了。 吴远特地在上面包裹了一层毡布,俩孩子包着褯子的屁股蛋坐在上面,也不会凉。 这下俩孩子又乐了。 接着问题就来了,俩孩子,只有一辆滑板车。 谁玩谁不玩,这是个问题。 吴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,哄好这个,哄那个。 让玥玥去玩,就得哄着小江。等到小江开始玩了,又得回头哄玥玥。 生怕俩孩子掉了一滴眼泪,留下老父亲带娃的不利证据。 终于十一点来钟的时候,马明琪过来了,带来王村木材加工厂的账本道:“老板,从账本上来看,没什么问题。” 这是王敏亚交过来的各类报表,陆援朝也看过。 既然明琪都说没问题,那就是问题不大。 吴远努努嘴道:“放屋里去吧。” 马明琪把账本放回客厅,又出来,看着吴远被俩
相关推荐:
试婚
可以钓我吗
蚊子血
生化之我是丧尸
将军男后(修改版)
攻略对象全是疯批
罪大恶极_御书屋
爸爸,我要嫁给你
斗罗:转生火麟飞,幻麟星云
[综穿]拯救男配计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