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7章
柴主编在这个出版社工作了一辈子,亲眼见证过它如日中天的辉煌,见证过它的起起落落,在这里投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,当然不愿意看到社员们全部被下放去劳动,更不愿意看到它轰然倒塌在时代的洪流中。 柴主编咬咬牙,带着他的工作证,拎起行李:“我亲自去一趟红旗农械厂。” “去红旗农械厂做什么?”编辑也十分可惜,叹着气,但总归理智还是在的,“咱们不是打听过了吗?不是那边的人。” 柴主编也是没办法了,反正现在出版社的工作也陷入停滞,他咬牙:“实在找不到,我就请红旗农械厂的同志写一本!” 这真的只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,大家都很可惜,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篇好的稿子,出书是肯定会有销量的,这种书和《最新国文教科书》销量肯定没法比,不能做到新青年人手一本,但在农村广为传播,遍布祖国南方土地,又何尝不是一种畅销? 有源源不断的后续刊印需求,并且有来自广大农民群众的喜欢和肯定,他们出版社自然就能在这股时代浪潮下,站稳脚跟了。 而再写一本,谁也不能保证。 都是搞文学的,他们心里都清楚,风格是非常独特的东西,就算是努力模仿,也是模仿不来。 他们不是没有寻找过其它适合的作品,但这年头愿意搞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本就寥寥无几,所有人都风声鹤唳,而且出版社也不愿意随便冒险。 只有工人农民创作的作品最安全,可大多质量又不怎么样。 看来看去,只有这份手稿最合适。 内容纯粹,质量又高。由工农创作,面向广大农民群众,维修知识写得简明扼要,一看就懂! 柴主编落地江城后。 第一时间联系了红旗农械厂。 宣传科主任杜为民一听:“我们打听过了,确实没听说厂里有谁写过这个。” 柴主编心里实在是遗憾。 只能表明来意,希望红旗厂能参考手稿风格和这个问答的模式,写一本红旗牌维修手册:“这也能更好的服务大江南北使用红旗牌拖拉机的群众。” 宣传科杜为民琢磨一通,又在开会时讨论了一下。 都觉得有一本这样的维修手册挺好的,既有利于红旗厂生产的拖拉机,也便利广大人民群众。 于是他从厂里找了几个合适的人选,有的拥有丰富的维修经验,有的擅长动笔杆子。 然后就感受到深深的头秃。 柴主编:“不是这个感觉!”他形容,“要清晰易懂,最好是能让不懂拖拉机的人也能看懂。” 改了一稿。 柴主编:“还是不太行,没有那种感觉。” 又改了一稿。 还是不行,工人怒:“这不是挺清晰的吗?” 柴主编指着稿子里看不懂专业词汇“这个是什么意思?”“还有这个。”他看完都还是一头雾水,和手稿感觉太不一样了! 原来是看不懂业内行话。 又改了一稿。 柴主编皱眉:“还是感觉不对。” 工人气得拍桌,感觉感觉,你倒是说清楚是什么感觉啊! 杜主任接二连三被工人师傅暴躁拍桌,收到崩溃的反馈:“不干了!” 这活儿谁爱干谁干! 谁愿意干谁是孙子! 去修拖拉机都比受这个闷气强,他们不干了! 杜主任第一次被拍桌,还好声好气的劝:“配合一下,柴主编是专业的,按照他说的改多半没错,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” 等到一次次被工人拍桌后,杜主任也暴躁了。 哪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? 说不清晰,好,改了。 说有业内行话,好,改了。 说动作描述要精准,好,改了。 改来改去,你大爷的还说不清晰,不明了!! 怎么比他都还难伺候? 他让手下宣传科干事改宣传稿,都没有这么挑剔过! 头一次尝到这种苦的杜主任,决定送走这尊大佛。 他们红旗厂又不缺这点名气! 他们红旗厂可马上要有新型丘陵山地拖拉机驶下流水线了。 腰杆子硬得很,不需要求人! 他笑着把人请
相关推荐:
校长回家修马桶
[SD同人]猫诱记
队长今天自闭了吗[电竞]
女总裁的赘婿保安
这个公子,本将军包了
重生之影帝恋哥情深
白月光她不装了(双重生)
太虚神话
极品菜鸟
这个天才徒有虚名